這是黨對人民許下的莊嚴承諾,這是進入讀秒時間的總攻決戰。
踐行誓言鏗鏘的莊嚴承諾,唯有以拼搏擔當的奉獻才能兌現。
從歷史中走來的偉大決戰,唯有以創造歷史的勇毅才能攻堅。
聽!六盤山下,擊鼓催征、長纓列陣,沖刺全面小康奮戰正酣!
看!黃河岸邊,旌旗獵獵、雄風浩蕩,決勝全面小康志在必得!
(一)
“民亦勞止,汔可小康。”從2000多年前的《詩經》開始,“小康”作為豐衣足食、安居樂業的代名詞,就成為中華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樸素愿望和社會理想。
然而,在漫長的封建社會,在民生凋敝的近代,“小康”是中國人遙不可及的奢望。
久困于窮,冀以小康。與人民心心相印的中國共產黨,自成立之日起就堅定扛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大任,建立新中國,引領圓夢征程,不斷賦予“小康”新內涵。
“小康”這一古老的概念,于是被創造性地用來詮釋中國現代化坐標上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。
“小康”這一美好的詞語,以它特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,激勵著中華兒女奮勇拼搏、砥礪前行。
道路越走越寬廣,小康夢想越來越清晰,宏偉藍圖越來越錦繡。
從“小康”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,這個穿越無數磨難與崢嶸歲月的執著夢想,今天已近在咫尺、觸手可及。
“我們將努力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,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。那將是中國歷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一個令人激動的重大時刻。”習近平總書記在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憧憬滿懷。
一個地方的深情記憶,總是融入血脈、浸入生命,成為點燃豪情、催人奮進的活躍因子。
“要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,貫徹新發展理念,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,進一步解放思想、真抓實干、奮力前進,努力實現經濟繁榮、民族團結、環境優美、人民富裕,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。”2016年7月,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考察寧夏,諄諄囑托重如千鈞,殷殷期望催人奮進。寧夏人民倍感振奮、倍增信心,把這份深情囑托和殷切期望化為大步奔向全面小康的不竭動力。
(二)
全面小康,是全面進步的小康。
全面進步,意味著不能單純用GDP總規模來衡量,也不能僅用平均數來表達,而是“五位一體”和“四個全面”相互促進、統籌聯動;意味著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要增強,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要改善;意味著經濟更加發展,民主更加健全,科教更加進步,文化更加繁榮,社會更加和諧,人民生活更加殷實,環境生態更加友好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寧夏全區上下同心同向同步、共建共治共享,緊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,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,持續打好“三大攻堅戰”,切實保障改善民生,扎實推進民主法治建設,2019年全面小康實現程度有望達到96%。
截至2019年底,寧夏區域創新能力提升至全國第23位,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分別達64%和13%;貧困發生率降到0.47%,貧困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5%;加快建設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示范區,覆蓋鄉鎮的遠程醫療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;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穩步推進,高中階段教育普及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步伐加快;地級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.9%,森林覆蓋率達15.2%;2019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7.6%、9.8%,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幸福看得見、摸得著,小康生活就在身邊、就在眼前。
全面小康,是全民共享的小康。
小康路上,一個也不能少。“小康”,這個億萬人民耳熟能詳的時代熱詞,在貧困群眾明顯改善的生活中得以深刻詮釋、生動展現。
它是千千萬萬個家庭夢想成真的故事,西海固“換了人間”的滄桑巨變正在訴說,閩寧鎮“干沙灘”變成“金沙灘”的幸福生活正在訴說,涇源縣大灣鄉楊嶺村從“苦甲天下”到翻天巨變也在訴說……
它是億萬中華兒女笑顏綻放的幸福,移民謝興昌越過越紅火的日子可以作證,紅寺堡農民作家馬慧娟筆下的溫暖文字可以作證,從西海固大山溝“飛入”大學殿堂的無數寒門學子可以作證……
(三)
“小康不小康,關鍵看老鄉。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寧夏最艱巨最繁重的是脫貧攻堅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精準扶貧、精準脫貧方略使中國貧困人口減少8000多萬,其中,寧夏減貧93.7萬人。
回望來時路,歲月的足跡深刻而溫暖。
“我要再到比較艱苦的農村看看。”2016年7月18日,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來到寧夏,走訪念茲在茲的西海固,親切看望這里的父老鄉親,實地考察精準扶貧工作,所到之處,皆是“換了人間”的驚喜。考察期間,在銀川召開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,總書記發出總攻令:“扶貧開發到了攻克最后堡壘的階段。”
最嘹亮的號角吹響!自治區黨委、政府舉全區之力攻堅克難,以扶到點上、扶到根上的精準扶貧策略,破解思想觀念、人口素質、家庭狀況等差異化因素導致的“習慣窮”“爭當窮”“無奈窮”,斬斷能力貧困、意識貧困這個“窮根”,持續提升脫貧內生動力和發展后勁。截至2019年底,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還剩1.88萬人,9個貧困縣中還剩西吉縣未脫貧摘帽。
脫貧攻堅越往后、越吃勁,越要一鼓作氣、乘勢而上。
3月1日,在脫貧攻堅處于“臨門一腳”的關鍵時刻,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全區脫貧攻堅“四查四補”工作會議,超強部署查損補失、查漏補缺、查短補齊、查弱補強“四查四補”,舉全區之力堅決打贏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收官戰。
3月6日,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再次吹響沖鋒號,擂響決戰鼓!在會上,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一如既往:“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,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、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!”
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說:“今年滿打滿算還有不到10個月的時間,按日子算就是300天,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,疫情又增加了難度,必須盡早再動員、再部署。”
寧夏全區上下聞令而動,盡銳出戰。
自治區黨委政府超強推進“四查四補”,持續發力防松勁,嚴把標準防闖關,鞏固成果防返貧,堅決防止因疫返貧、因疫致貧、因疫更貧,全面奪取戰疫、戰貧“雙勝利”。
全區各地倒排工期、掛牌督戰,聚焦“兩不愁三保障”突出問題,盯住人、盯住事、盯住干,補“薄弱點”,啃“硬骨頭”,拔“山中寨”,確保不丟一戶、不落一人。
殲滅貧困,節節取勝,寧夏正從決定性勝利奔向全面勝利!
(四)
“蓄之既久,其發必速”,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是中華兒女千百年來被壓抑的創造能量如江河奔涌的釋放,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乘風破浪、一往無前的歷史必然。
時光倏忽,晨曦易夕。今年第一季度已經過去,決戰決勝已經到了刻不容緩、分秒必爭的沖刺關頭!
千年夢想,正濃縮于眼下每個日日夜夜;
世紀擔當,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頭上!
責重山岳,時不我待。唯有奮力拼搏,全力沖刺!
越到沖刺階段,越要精神抖擻;越是決戰時刻,越要斗志高昂;越是勝利在望,越需專注用心。
自治區黨委、政府科學研判、精準施策,統籌協調、周密部署,緊鑼密鼓、強力推進,補短板、強弱項、抓重點、攻難點,全力化解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,加快補齊脫貧攻堅、生態建設、轉型發展等領域的短板弱項,守好三條生命線、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,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。
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堅定信心不動搖,咬定目標不放松,落實責任不松勁,轉變作風不懈怠,在崗位、在現場、在狀態,萬眾一心奮力拼搏,不獲全勝決不收兵。
貧窮漸行漸遠,小康即將到來。
一個有夢的時代,活力無限!
一個圓夢的時代,洪流奔涌!
(記者 馬曉芳 凌 雁 毛雪皎)
4月8日,吳忠市紅寺堡區新莊集鄉紅川村,一排排整齊的移民新居展現出勃勃生機。記者 馬楠 攝